(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2022基础科学国际年专场活动于北京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等6位科学家分享了他们在地球大数据、鱼类育种、遥感监测、海洋牧场、沙漠治理和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的科研故事与求真精神。
基础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几乎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的突破。从200年前差分机的发明,150年前人类首次海洋探险,90年前中子的发现,再到50年前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首次提取,基础科学一直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联合国在第76届大会上宣布2022年作为“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并着重强调基础科学对研究、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次专场活动旨在充分展示中国科学家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
活动现场,郭华东院士在“地球大数据”主题演讲中,阐明地球大数据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桂建芳院士的“鱼类育种”主题演讲,将带领观众展示淡水鱼类育种的最新成果;周成虎院士的“遥感探测”主题演讲,将揭示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让地球更“安全”;杨红生研究员将以“海洋牧场”为题,介绍中国建设现代化的海洋牧场的进展;雷加强研究员将以“沙漠治理”为主题演讲,分享非洲“绿色长城”项目中的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李家堂研究员以“两栖爬行动物”为主题演讲,将讲述两栖爬行类动物演化与保护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在基础科学国际年的开幕式上表示,基础科学的重大成果往往能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需要更多科技支撑,关注基础科学研究,就是关心人类未来发展。从遥感监测到地球大数据,从鱼类育种到海洋牧场,6位科学家虽来自不同的学科,却怀揣着同一个目标——以基础科学的力量,促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