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活 > 详情
青云QKCP,一个低调的实力派企业级容器平台

  2022-04-13 16:42:37

2021年,历时两年的光大银行全栈金融台建设进入上线阶段,先是一季度开发测试云正式建成并投产使用,实现了开发测试环境下的资源交付效率的持续提升;接着在三季度全行生产云正式建成。到2021年底,光大银行多套应用系统在全栈云正式投产上线,业务的可用和效率比之前有大幅度的提升。

光大银行的全栈云台建设始于2019年底,青云QingCloud(qingcloud.com,股票代码:688316)是光大银行全栈云台的重要技术合作伙伴。青云QingCloud云原生团队参与了该项目建设,通过QKCP把青云QingCloud全栈云原生的能力以产品化的形式赋能给光大银行,同时还参与其云原生安全、灾备方案以及多活方案的建设等。

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也是青云QingCloud QKCP的用户。通过QKCP的一致架构和QKCP提供的标准化CI/CD能力以及青云QingCloud的专业能力,北京银行实现了所有第三方外包开发项目的统一管理,将面向北京银行信用卡的业务统一到QKCP这个台上,不仅支持了北京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快速迭代,缩短了开发周期,同时降低了管理风险。类似的QKCP案例还在运营商、教育、工业制造等多个行业落地,借助青云QingCloud的QKCP它们走上了以 Kubernetes为代表的云原生之路,享受着云原生的技术红利。

年来,市场对Kubernetes认可度持续走高,以Kubernetes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发展成为主流技术。CNCF 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调查报告显示,96% 接受调查的企业正在使用或评估 Kubernetes,这个数据是自 2016 年开启调查以来的历史新高。而这一结论在早些时候Gartner发布的2022重大技术战略趋势中可以得到印证。云原生台被Gartner列为2022年重大技术战略之一。Gartner还预测到2025年,云原生台将成为95%以上新数字化项目的基础,而在2021年这一比例只有不到40%。

Kubernetes成为主流技术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能搭上Kubernetes这趟快车。然而,对于大多数技术实力不太强的企业要“上车”并不容易。Kubernetes是开源技术,又是新兴的技术,一般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单靠自己实在有点难。幸好市场上还有不少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云台可用, 比如OpenShift、Rancher(被SUSE收购)、青云的QKCP等等。不过,和早期的安卓有些类似,云原生台存在碎片化的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一体化台并不容易。在这些候选中,青云QingCloud的KubeSphere/QKCP以其丰富的企业级功能、对开发人员的友好以及全面兼容Kubernetes等优势受到不少企业的青睐。

从KubeSphere 到QKCP

KubeSphere是青云科技发布的容器台产品,纯开源产品,于2018年正式推出。在此之前,青云在自己的公有云上上线了Kubernetes 服务,以公有云的方式给用户交付容器服务。基于青云运维Kubernetes服务的经验,2018年推出了KubeSphere这款可私有部署产品。

青云QingCloud容器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青云科技推出KubeSphere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客户把Kubernetes使用中的碎片化痛点尽可能通过产品屏蔽掉。“今天,容器云台面临碎片化的问题。每一个领域,比如监控领域、日志领域都有很多解决方案和工具。而很多企业运维压力大,没办法投入太多人力解决这些问题。KubeSphere 希望能屏蔽它。”

他说。KubeSphere从一开始就是开源的,放在GitHub之上。截至目前,在GitHub上的Star数达到8500,Fork数达到1300。粗略统计,有千家企业在使用KubeSphere构建Kubernetes集群来支撑企业业务,其中不乏光大银行、北京银行、中通快递等行业头部客户。在众多同类产品中KubeSphere能收获如此多用户的认可,在于爽看来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KubeSphere没有改变Kubernetes任意一行代码。之前在Kubernetes上运行的业务可以原封不动地迁移到KubeSphere台,利用该产品提供的一些能力。换而言之,KubeSphere只是提升了其业务能力。这对于Kubernetes用户来说是非常友好的,不用担心被锁定的风险。

第二,让用户回到产品开发的初衷,有效降低学成本。青云将云原生能力借助一个产品化的形态赋能给客户。用户不用研究Prometheus 怎么安装部署、怎么跟 K8s 对接、日志怎么做……只要一条命令即可安装好这个产品。第三,大企业组织架构复杂,业务众多,每个业务线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与标准,要让他们都使用同一个技术栈、使用一套技术标准比较困难。而Kubernetes和容器技术是中立的,从底层统一了架构标准,不同部门比较容易接受这套标准。

仅有KubeSphere还不够

虽然KubeSphere屏蔽了Kubernetes的复杂,让用户能够将更多精力集中在业务本身。但是,不得不说,和Kubernetes一样,KubeSphere还是有技术门槛的。企业迈上云原生之旅,远不是把一个打包好的KubeSphere安装好这么简单。如何把KubeSphere的能力与业务结合,让它成为业务的引擎,更是考验企业的能力。毕竟,云原生只是一个技术手段,业务才是企业的根本。QKCP就是青云QingCloud的Kubernetes技术能力与其对业务能力的理解能力的融合。

QKCP全称 QingCloud KubeSphere Container Platform,即青云KubeSphere 企业级容器台,是青云基于开源 KubeSphere 容器台打造的商用容器台,即企业级商业发行版。QKCP除了拥有 KubeSphere 的全部能力,还在多云 Kubernetes 集群管理、DevOps、服务网格、Spring Cloud 微服务、应用管理等多个场景有更多功能延伸。同时,可以和青云QingCloud云台、数据库、存储、全象低代码等产品家族形成更多场景的解决方案,更进一步,可以和青云在AI、工业、金融、安全等合作伙伴覆盖更多的业务场景,延展出更有价值的联合方案。

比如,在对ARM等新架构芯片支持和国产化操作系统的支持上,KubeSphere仅提供了核心组件的项目,如果想用DevOps组件、微服务组件等,需要自己打包代码,而QKCP提供了全面的支持。还有多集群管理上,QKCP提供比KubeSphere更多的功能,包括可以实现对不同云台的统一纳管。还有,在GPU管理调度上,QKCP也会提供更多的能力,比如通知管理、监控管理等,不管是提供的监控指标丰富度还是操作的便捷上,都比KubeSphere更强大。于爽用吃火锅的例子来类比KubeSphere与QKCP的区别。KubeSphere就像是自己在家吃火锅,材料要自己准备,但怎么吃、吃什么自己决定;而QKCP就像是吃海底捞,你只要决定吃什么,商家就可以给你准备什么。为云原生需求提供服务的自然就是青云QingCloud。

持续完善和优化,QKCP 3.2发布

和此前版本相比,最新版的QKCP主要有以下更新:更易用的GPU管理;更强大的通知管理;云原生DBaaS,给DBA提供强大的管理功能。另外,于爽也透露了正在研发中的QKCP 3.3的一些升级计划,包括内置SpringCloud,提供跨基础设施的、统一视角的多集群监控大屏(即驾驶舱),在安全领域也会持续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QKCP的功能无一不是来自于真实客户的需求。以通知管理为例,这个需求最早来自于与某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合作,由于其云原生台涉及多种角色,有运维的、开发的还有业务,不同人对指标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发出通知的标准就有不同,这就需要能定制不同的阈值。同样,内置更多DBA的管理能力也是来自市场的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实现数据库的容器化,为此QKCP 3.2集成了MySQL、PostgreSQL和 ClickHouse 三款流行的数据库。借助QKCP3.2,不用跳出QKCP管理界面,在QKCP中就可完成数据库管理的各种角色权限分配,比如对数据库的集群规格进行调整。界面上还会嵌入数据库的一些专有的监控指标,比如索引的查询、慢查询等。

“这是QKCP在容器台能力基础之上又提供了DBaaS能力,站在DBA的视角完全以服务化的方式提供了 MySQL、ClickHouse 以及 PostgreSQL 等服务化能力。”于爽说。

目前,围绕云原生技术,青云已经有三种产品或服务,即可私有部署的免费版KubeSphere和付费商业版QKCP以及公有云服务QKE,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于爽强调说,青云希望是给到客户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比如,对于创业公司或者互联网企业,技术能力强,青云就将KubeSphere 的最佳技术、最佳实践给到其技术团队。如果企业需要提供陪伴型的、咨询方案,青云会把QKCP的专业能力提供给企业,同时提供各种SLA以及服务生命周期各种商业保障。而对于一些希望更快速拥有云原生能力的企业,青云云台有QKE服务。

“青云的价值主张是,借助一致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求、阶段、能力、诉求,提供最适合的专属云原生套餐。最终能帮助客户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他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