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时间,平安信托的TOF业务已经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跨越,规模和业绩实现双突破。近日,平安信托证券投资部董事总经理周侠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他的TOF投资“方法论”。
一个β三个α
追求可量化、可拆解、可归因、可进化的投研方法
2020年10月,平安信托首批TOF产品上市。如今一年过去,截至最新,平安信托TOF规模近135亿,其中权益类TOF规模达35亿元。在实现规模突破的同时,业绩表现也很突出。
据周侠介绍,其TOF产品根据风险配分低、中、高风险,低风险基本上布局固收+产品,“以安稳为代表,80%的固收产品打底,另外加上20%的权益型或者是其他策略配置增厚,今年的年化收益已经达到了7.77%,最大回撤只有-0.27%”;中风险产品安胜今年的年化收益也达到了11.34%,最大回撤-2.58%。
低回撤下实现较高超额回报,周侠是如何做到的?据悉,周侠是数学博士,对数字、程序极度敏感的他,追求可量化、可拆解、可归因、可进化的投研方法论。
具体而言,他用一个β三个α的体系来拆解自己的收益来源:β是战略配置收益,配置基于大类策略,当前根据策略逻辑和历史收益相关性,将主流的策略划分为15、16个大类策略。战略配置收益主要取决于大类策略的长期收益能力以及他们的配置比例。战略配置结果可以告诉基金经理产品的收益率和波动率从长期来看大概在哪个区间。“实盘中,大体来说,β收益贡献了产品整体收益的70%至80%”,周侠表示。
α1是基金经理主动对大类策略配置比例进行战术性调整带来的收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TOF产品长期配置30%的股票多头策略,但某时刻基金经理根据研究结果判断市场有大幅下跌风险,主动选择降低股票多头的比例,增加一些现金管理仓位。当市场大幅下跌时,产品相比不做战术调整的情形将有更好的表现。这属于主动的战术调整获得的α_1收益。
α2是标的选择,即筛选出更优秀管理人带来的收益。选好赛道后,需要去选择投资标的。现在已经覆盖了500家以上的私募管理人以及80家以上基金公司,分析了共计1500位以上基金经理的业绩;面访了300家以上私募管理人,和100家以上管理人有过合作。为了解决私募信息不透明性的问题,平安信托打造了一个Truth系统,通过大量的尽调、跟踪、分析、验证来对私募进行筛选。周侠表示,他偏好投风格稳定的具有超额收益的底层,“具体而言,周侠介绍,他会拿私募的估值表等数据进行归因分析,特别在一些关键的行情节点,分析私募怎么调整仓位应急和处理风险。周侠坚信这套系统将是平安信托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最后是通过更好产品运营等获取的收益,即α3,比如通过运营优化,合理的设计母基金的申赎时间降低母基金新进资金的闲置等等。
用这套“一个β三个α的体系”,以客户的风险收益需求出发,构建我们的产品谱系,实现所有产品业绩的可量化、可拆解、可归因、可进化。
与头部私募深度合作实现双赢
此外,平安信托还有与头部私募合作的创新型产品,期望与私募互相成就。据悉,目前有的已经落地相关产品。
平安信托与头部私募深度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呢?首先,平安信托做TOF具有一些优势,信托原有的客群和体量非常大,即使10%原来的客户转化来做TOF,这一块未来的体量也不可小觑;第二,这是很多私募对平安信托专业投资能力的认可,同时私募希望自己的客户群体多元化,资金更长先线。
在平安信托这TOF这一年,头部私募、公募的规模加速扩张,投资预测难度加大,周侠认为,规模激增下,收益预期的评估很难拿历史表现来线性外推;同时,有些机构的容量不足甚至封盘,找替代产品要花很多的心思,周侠也坦言,这对他的投资带来不小的挑战。不过,他认为这也是国内资管行业发展的必然过程。
目标:打造成生态圈
诚然,“资管新规”下各大信托积极谋求转型,TOF成为不少信托公司选择的赛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少有40家信托公司布局TOF等业务,个别早期介入的信托权益TOF业务更是规模破百亿。
对此,周侠认为,信托行业的创新力很强,执行和行动力高,在当前这样一个非标产品受到政策限制的市场环境下,TOF是回归信托标品本源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因为TOF可以做的很平稳,客户的接受程度比较高。目前,他认为信托TOF业务处在探索阶段,群雄逐鹿,财富和资产管理做的好的管理人会迎来爆发式的业务增长。
平安信托也不例外,他告诉记者,TOF是平安信托目前重点方向之一。其目标是把TOF打造成生态圈。把阳光私募、TOF主动管理、策略指数形成业务链,同时发挥平安的平台优势,打造高质量的底层。在此基础上,要发展一整套可量化、可拆解、可归因、可进化的投研方法论,形成自己的护城河。(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