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徐颖 周威
11月23日12时12分,经过近80个小时连续奋战,燕矶长江大桥北岸主塔墩哑铃形双壁钢围堰成功封底,标志着燕矶桥即将“水落墩出”,步入主塔施工阶段。
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蒋本俊介绍,燕矶长江大桥采用双塔单跨设计并一跨过江,主跨1860米,为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悬索桥,也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悬索桥,采用的巨型“8”字形锚碇及哑铃形主墩基础、超厚壁混凝土主塔、超低矢跨比不同垂度四主缆及加劲梁结构创新性强、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质量控制难。
该大桥北岸(黄冈侧)主塔墩施工环境复杂,水下河床呈陡坡状,高差达10米,位于江豚保护区并邻近“黄大线”天然气过江通道,陡坡处平台围堰等设施搭建困难,施工船舶抛锚受限。
蒋本俊介绍,在施工方案制定时,中铁大桥局落实新发展理念,采用岸边插打支护桩对墩位处河床“削坡”“减载”,为施工平台和钢围堰搭建和安全稳定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施工平台采用全装配式结构,钻孔区域平台和钢围堰采用“模块化”大段结构设计施工,大为减少现场工序和耗时;通过适当加强四周平台结构设计,采用较大起重能力的地面吊机,仅投入1台中型浮吊,大为减少水上作业活动和长距离抛锚作业,将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蒋本俊说,今年9月份以来,长江水位处于近15年来最低值,北岸主塔墩位处水深过浅、淤积严重,无法按既定方案下放围堰。为解决这一难题,中铁大桥局通过精心测量和论证,快速修改方案,将“底节围堰自浮+拼装中节围堰后下沉到位、封底”优化为“河床预清理+底节围堰下沉到位+拼装中节围堰并封底”。现场制定细致的作业指导书,并对施工流程和安全管理进行全过程管控。
封底是围堰施工最为关键的工序,水下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充分包裹围堰侧壁、钢护筒,形成2.5米至3米厚度的围堰“底板”,在围堰内抽水后,能够抵抗巨大的水压力,提供无水施工环境。本次封底平面呈哑铃形,尺寸91.2×42米,相当于9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共计混凝土5500余立方米。为确保封底质量,设置两道隔仓,分三次水下灌注。
据介绍,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线路全长约26千米,是湖北省重点推进,打造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花湖机场)的综合配套工程,是建设黄冈临空经济区的关键支撑,也是湖北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的重大工程,是打造鄂东地区空铁、空陆联运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过江通道,更是充分发挥黄冈、鄂州、黄石三市综合交通比较优势,推动三市跨江联动开发,促进黄鄂黄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工程。对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推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中铁大桥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