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未来 > 详情
常州工学院:培养1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地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日报   2023-04-08 21:31:54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实习生 孙嘉隆

4月7日,在常州工学院建设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暨常州工学院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仪式上,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兵亮出了一份办学成果成绩单:该校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高校、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高校等,已累计培养1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人才支撑。


(资料图片)

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汤正华介绍,该校经过45年的改革创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七大学科协调发展、与常州城市定位与产业特色高度吻合、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近5年来,该校更是结合常州城市及产业发展实际,重新校准办学目标定位,致力于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应用技术大学,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办学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产业水平实现高质量。

围绕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该校切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在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上推出“一揽子”新举措。其中,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师资培养、薪酬绩效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为教师在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和发展空间。

在人才培养方面,该校更是突出地方产业需求,重点做好调结构、上水平和增特色三项工作,以产业逻辑重塑定义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标准,围绕常州产业布局来优化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目前招生专业与常州优势产业高度匹配。

同时,该校还通过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专业水平,60%的专业获批国家或省级的一流专业,多项指标均进入全国新建本科高校前3%;教师教学发展指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700所新建本科高校的20位左右。

据介绍,目前,该校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和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各1个,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3个,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3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在95%以上,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亟须大量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人才储备。今年来,常州工学院快速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锚定我市新能源之都建设的薄弱环节,设计培养方案,形成学历和技能相互补充的新能源人才培养体系,体现出了学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常州市政府副市长徐华勤说。

目前,常州工学院紧紧围绕常州产业发展方向,已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传媒创意产业学院、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等,形成可看有感有产出的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田”。

启动仪式上,该校发布了《常州工学院服务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还特聘了一批企业专家,旨在进一步加大新能源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承接一批新能源领域重点攻关课题。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能源产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为抓手,进一步增强相关学科专业的特色,为壮大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发挥出高校的特殊作用。”汤正华表示。

(文中图片均由孙嘉隆拍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