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连片的蓝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在一块可视化大屏前,园区光伏、储能、充电等平台运行数据及碳排放情况一目了然。一个多月前,江苏一家工业园区,新上线的“能源有数”大屏背后是港华能源携手腾讯云打造的“港华智慧能源生态平台”,预计未来每年可减少数十万吨碳排放。千里之外,在腾讯云位于广东的清远数据中心,使用屋顶光伏与绿电后,预计每年至少可减少碳排放6000吨。
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数字化是大势所趋。6月9日,腾讯发布“能源连接器”和“能源数字孪生”两款面向能源行业的数字化产品。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腾讯在碳中和方向的又一新动作,也是腾讯云能源业务去年独立成为一级部门后,首次对外公布自研能源数字化产品。
瞄准碳中和
互联网大厂扎堆跨界能源
实际上,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背景下,跨界布局加码能源行业的互联网大厂不止是腾讯。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3月,阿里成立碳能源管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等;百度智能云从2020年开始为国家电网等能源央企提供智能巡检,其建立的“水务大脑”,可对区域用水量预测,按需实时调控水泵的频率,节省用电;京东云在能源领域,则主要提供物流和供应链环节的数字化咨询和平台搭建……
华为数字能源的官网则介绍,华为数字能源主要聚焦通信能源、数据中心能源等领域,帮助电信和铁塔运营商实现绿色高效、安全可靠和智能运维。
在2021年报中,华为曾表示,数字能源围绕清洁发电、能源数字化、交通电动化、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综合智慧能源等持续创新。累计助力客户实现绿色发电4829亿度,节约用电约142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亿吨。
IDC分析报告称,2021-2025年,中国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支出将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
根据安永中国测算,仅中国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就将创造万亿级的市场。安信证券则预测,从2019年到2024年的5年间,仅两大电网在信息通信领域的投资将超3000亿元,广义的投资有望超过万亿。此外,中石油等能源集团均把数字化建设当作投资建设的重点。
3D可视化“提质增效”
能源数字孪生这样运用
数据显示,我国85%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能源活动,国务院在去年下半年也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列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首。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可以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和最快路径。
6月9日,腾讯首次面向能源行业推出的两款自研数字化产品,一款是给能源企业内部使用的能源连接器,一款是外部使用的能源数字孪生。
据介绍,在智能生产和制造领域,能源数字孪生可以快速构建3D可视化模型,实现远程高逼真、沉浸式的能源管控;同时,对钢铁生产线、海上风电场等复杂设施、高危作业环境下,通过高性能运算和AI技术,能源数字孪生可对监控图像、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提升能源企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腾讯公司副总裁、智慧工业和服务业总裁李强表示,去年10月,能源业务独立成为腾讯一级部门,今年上半年超额完成了预期,取得了较大增速。目前腾讯与国家电网、宝武钢铁、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管网公司等均有合作。覆盖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建材、化工、火电、新能源等各项领域。
以腾讯云与宝武钢铁合作,对其一些新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为例,通过能源数字孪生,能够实时地监控整个产线的设备运行状况,改造完成之后预计可降低30%-50%的碳排放。
缺人才、缺标准
能源数字化难在哪儿?
万亿赛道,前景诱人,但同在6月9日举行的相关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和线上交流中,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与多名电力、钢铁等能源行业从业者在谈及机遇的同时,也坦言当前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难题。其中,缺人才、缺技术标准是主要挑战。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表示,电力行业是老牌工业化行业,缺乏数字人才。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如何和重资产的电力行业融合,业内没有经验可借鉴。三峡能源电力营销中心主任王红野则认为,不少能源企业都重视信息化的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但现在数字化标准不够,大力气投入反而造成了重复投入。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也表示,钢铁行业碳排放排第二,仅次于电力行业。但现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匮乏,行业数据规范治理和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数字化标准体系。
“真正了解能源痛点的数字化人才非常欠缺,互联网一线码农对能源的技术了解多少、对能源行业关注了解多少,非常关键。”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数字化转型研究室主任高峰泽认为,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数字能源业务成败的关键点,在于能否深入了解能源技术和能源行业。此外,要让相对比较传统的能源行业从业者,突破自己,拥抱新兴的数字化技术难度也较大。因此,能源数字化仍然任重而道远。(记者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