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光明网讯在8月30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介绍,从2018年到2021年,全国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较改革前5年均值分别下降了51.6%、73%和44%,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现。
周学文表示,总体来看,防灾的关口更靠前,减灾的基础更牢固,救灾的机制更灵敏,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成效明显。具体体现三个新:
一是建立了防抗救一体化的新机制。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的体制机制改革,应急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厘清了防和救的职责关系,最大程度地凝聚成合力,建立部门联合风险会商研判,灾情获取和共享,统一指挥调度、临灾预警提示等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扁平化的应急组织模式,领导干部在岗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全系统始终保持快速反应的应急状态,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推进抗灾设防水平的新提升。实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的隐患和防灾设施的底数,加快补齐防灾减灾工程体系短板,统筹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的抗震加固,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等重点工程,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举一个例子,比如2016年和2022年青海门源先后发生了6.4级和6.9级两次地震,后面的一次震级更高,但是倒塌的房屋数量只有前面这一次的5%,房屋抗震加固实效明显。
三是推动综合保障能力新突破。防灾减灾救灾科技、物资、装备等投入的力度逐步加大,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加强。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开工建设,全国“一盘棋”就近快速调配的布局基本形成;完成了近30亿元中央应急物资增储任务,应对大灾峰值需求的物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无人机应急通信、大型排涝车、水底机器人等一批重型装备陆续列装,现代化技术装备配备大幅提升。(记者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