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科技日报实习生 张琦
“滴答”“滴答”时针转动,手术室外等候的家属不停踱步、不时张望……数小时后,一台极复杂的“右半肝切除+下腔静脉修补”手术宣告成功。手术主刀医生,正是与高原“虫癌”——泡型包虫病较量了二十余年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包虫病外科负责人樊海宁。
【资料图】
前几天,樊海宁去病房看望了一位“老朋友”——包虫病患者万军(化名)。
万军来自包虫病高发地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5年前他被确诊患上包虫病。本已康复的万军,今年包虫病复发,病灶侵犯第二肝门部,手术难度极大。樊海宁带领团队成员经过缜密会诊,为万军成功切除病灶。“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樊大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万军感慨道。
像万军这样的患者,樊海宁接诊过很多。经过十年努力,青海省包虫病人群患病率由2012年的0.63%下降至目前的0.17%,其中樊海宁及其团队功不可没。
心系牧民誓要“啃”下硬骨头
包虫病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青海等省是我国该病主要流行地区。泡型包虫病9成以上的病例在青藏高原,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内病死率高达94%。
樊海宁介绍,人体内的寄生虫通过不断吞噬肝细胞获得生长,它们会破坏血管,而后堵住胆管,引发黄疸,患者消化道随之出现异常。治疗包虫病往往依靠手术,但手术难点在于,由于病灶没有边界,手术操作时容易侵犯血管,因而治疗难度巨大。复杂泡型包虫病的外科手术,甚至被称为肝脏外科手术的“珠穆朗玛峰”。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果洛)、玉树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玉树),一提到樊海宁的名字,当地牧民都倍感安心,他们都视其为包虫病的“克星”。而这一切,要从12年前说起。
2010年4月,玉树发生地震,心系灾民的樊海宁,放弃了赴美国学习的机会,向灾区进发。此后在玉树工作的一年时间里,他发现在牧区得包虫病的百姓非常多。
在牧区,全家共患包虫病,甚至一家十余口因患包虫病而死的画面,刺痛了樊海宁。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玉树、果洛“啃”下包虫病这个硬骨头。
12年间,樊海宁带领团队成员行程十余万公里,足迹遍布三江源地区,为当地牧民群众筛查和义诊,调研了解包虫病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和患者的病情等,为牧区患者累计实施千余台手术。
每年下基层进行诊疗、宣讲期间,樊海宁都异常繁忙。他一边要带领团队成员为牧民做公益手术、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一边还要联合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为百姓宣讲不食生肉、不喝生水等卫生常识。经过多年努力,当地百姓逐渐对包虫病有了科学的认知,并开始注重预防。
为防治包虫病奔走呼吁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直接影响着高原牧民的生活质量。为减轻贫困包虫病患者的就医负担,樊海宁争取到了部分公益救助资金,为患者免费检查、免费提供手术治疗、免费提供药物,让贫困包虫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此后几年,在樊海宁团队和致力于包虫病防治事业的同仁共同奔走呼吁下,青海省高度关注包虫病防治工作,出台政策措施、拨付相关资金,使青海省成为全国率先出台“十四五”包虫病防治行动计划的省份。
除了临床救治,樊海宁和团队成员在包虫病科研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国际上率先开展泡型包虫病的循环游离DNA研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樊海宁团队还联合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共同建立起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包虫病防治体系,组建了青海省包虫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各种荣誉也随之而来,包虫病防治特殊贡献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对于这些,樊海宁并未多谈。“病人康复时露出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好的嘉奖。”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