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老师闲聊,说起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他说他们学校的老师布置家庭作业,都会在布置家庭作业的后面补上一句话“家庭作业,完成与否请自愿”之类的话,学生做不做,完全看自己心情,想做就做,老师不会深究。
老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并进行检查和反馈是每一位老师的职责,但是为什么老师允许学生凭心情“自愿”完成家庭作业?老师还不会深究?这正常吗?背后又有什么原因?
可凭心情“自愿”完成的家庭作业!
为什么学生可以凭心情“自愿”完成家庭作业?老师还不会深究?
原因很简单。
从上个学期开始,国家开始实施“双减”政策,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有书面作业,并且对其他年级的家庭作业时间也有明确限制。一些老师却仍然“我行我素”,给孩子布置的作业量,明显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很多家长对当前的“双减”政策是相当了解,当家长看到做作业到深夜的孩子,就向当地教育局进行了举报。
结果可想而知,教育局来学校检查“双减”工作,学校整改、老师检讨,虽然事情到最后不了了之,但老师们开始人人自危,一些老师干脆不再布置家庭作业了,还有一些老师即便布置家庭作业,也会在后面附上“可自愿完成”的词语。
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学生可凭心情“自愿”完成,老师还不会深究,这样就真的皆大欢喜了吗?
“皆大欢喜”的背后:家长赢得了现在,却很可能会输掉孩子的未来
一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这确实属于加重学生负担,实属不该,也违背了“双减”政策,被家长投诉也是咎由自取。但是,如果因为这件事,老师们成了“惊弓之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点家庭作业也不再布置了,家长就满意了吗?
一位教师同行的儿子今年正好读初三年级,这位老师对“双减”政策也相当了解,对学生也确实严格执行了“双减”政策,但是对自己的孩子,不管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和平时的作息时间是一样的,每天早上都和孩子同时起床,陪孩子一起学习、体育锻炼,尤其是春节假期期间,孩子每天要都做一套中考模拟试卷(每科一张,共7张),家长会一一批改、讲解。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第一次初三年级模拟考试中,这位老师的孩子考试成绩非常突出,在全县20000余名初三考试中排名39,今年大概率能被重点高中的“清北班”录取。
作为一线教师,能不理解“减负”政策吗?这位教师“傻”吗?为什么不严格执行“双减”政策,让孩子放飞自我呢?
“双减”的关键是“提质”!但是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句话的事吗?当教师习惯于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成绩的时候,想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效率,能是一天两天的事吗?
当老师们在短时间内不能做到“提质”,如果落实“双减”政策是以降低学生学习成绩为代价,家长能满意吗?
不管如何“双减”,中考、高考就在那里站着,以成绩高低录取学生的现实永远不会改变。“双减”没有错,也绝对应该严格执行,但是在不能做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前,如何在实施“双减”的同时,保证学生原有成绩,对每位老师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写在最后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可凭心情“自愿”完成,老师还不会深究,看似皆大欢喜,实际上却有很大隐患,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很可能是赢得了现在,就会输掉孩子的未来。
“减负”容易,“提质”难!家庭作业很容易减下来,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大家能保证学习成绩的提高吗?也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同时,想办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既“减负”,又“提质”,那才是所有人愿意看到了。